隨著新一代AI搜索產品的崛起,如DeepSeek、豆包、騰訊元寶、Kimi、文小言等,中國企業的推廣方式正迎來新的變革。過去大家熟悉的seo(搜索引擎優化),主要針對百度、搜狗、360等傳統搜索引擎,核心在于關鍵詞排名、網站收錄和權重積累。而GEO(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,生成式搜索引擎優化)則是基于AI搜索問答場景的新優化方式,企業內容需要能夠被AI理解、引用和推薦。換句話說,SEO解決的是“用戶能不能找到你”,而GEO則決定了“AI會不會推薦你”。
一、對于企業而言,SEO和GEO并不是互相替代的關系,而是互補的體系
傳統搜索仍然有龐大的流量入口,SEO依舊是基礎;但越來越多用戶在AI搜索中直接提問獲取答案,如果企業沒有在GEO上進行布局,就可能在未來的流量競爭中逐漸失去曝光機會。
中國企業在制定推廣策略時,應當把SEO和GEO視作一體兩面:SEO確保企業在搜索引擎中有穩定的排名和可見度,而GEO則讓企業在新興的AI搜索場景中獲得推薦和信任,從而擴大觸達范圍。
二、在具體執行上,企業需要調整內容生產和分發邏輯
如果說SEO更關注關鍵詞覆蓋和網站技術優化,那么GEO更需要問答化、知識型和場景化的內容,這樣才能被AI模型識別和調用。
例如,一篇介紹產品的文章,不僅要有針對關鍵詞的優化,還應增加常見問題解答、應用案例說明,讓AI在回答用戶問題時有足夠的知識點來引用。同時,SEO更依賴于官網、新聞站點和行業門戶的權威性,而GEO則要求企業在更多元的內容渠道上留下痕跡,比如知乎、微信公眾號、行業論壇和知識媒體。
三、SEO強調技術層面的打磨,例如頁面結構、加載速度、移動端體驗,而GEO則強調內容語義的清晰和邏輯化。
SEO與GEO兩者結合的最佳方式是:用技術SEO來保證內容被順利收錄,再通過GEO導向的寫作方式讓內容更易于被AI“理解”。
在數據監測上,企業不僅要持續關注關鍵詞排名和自然流量,還應主動在不同AI搜索平臺中測試與自身業務相關的問題,看自家品牌是否能出現在推薦結果中,并據此優化內容策略。
四、中國企業在數字營銷中不能只盯著傳統SEO,也不能只寄希望于新興的GEO。
SEO讓企業站得穩,GEO讓企業走得遠。真正有效的推廣策略,是在SEO中打好基礎,再通過GEO拓展新入口,讓企業既能在搜索中被找到,又能在AI的回答中被推薦。